当前位置:彼岸殤>历史军事>盛唐挽歌> 第437章 骑虎难下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7章 骑虎难下(1 / 3)

第437章 骑虎难下

“杀!快杀出去!”

回纥宰相顿英贺大喊着,看着四面八方,列阵严实,缓慢合拢的朔方军,已经急得满头大汗。

他心中懊悔,这一趟当真是不该来灵州城。

其实他就是来找点乐子的,平日里见惯了大唐官员鼻孔朝天,现在想找点尊严回来。

没想到,中了圈套!

之前李国贞示弱,还让顿英贺有些好奇。因为在回纥高层的算计当中,朔方军派人来讨说法才是正常操作,如此一来,便进入到回纥人预设的拉扯当中。

双方讨价还价,斗而不破,才是正理。

说白了,回纥只是铁勒九姓中的一支,草原上,虽然是他们一家独大,可还比不得当年突厥那样只手遮天。特别是有盟誓碑的约束,回纥人是不敢明着翻脸的。

之所以要闹一下,无非是现在吐蕃势弱,导致大唐、吐蕃、回纥之间的力量对比失去制衡。如今达扎路恭拥立新赞普,导致国内两派恶斗不止,暂时无暇顾及边境。

所以回纥人对于大唐的“统战价值”也随之降低。

反过来说,回纥也感受到了“唇亡齿寒”的危险。趁着现在兵马雄壮,控弦二十万。要是再不折腾一下,那就折腾不动了!

于是,回纥人的这一番试探,虽然意味深长,却又不是真要跟大唐翻脸。

然而令顿英贺没想到的是,他们只想闹一闹要几颗糖吃,但朔方军却不打算惯着他们。

“停手!我是回纥宰相!我要见李节帅!我要……”

顿英贺对着唐军军阵的方向大喊着,话还没说完,一支利箭正中脑门!

一箭飙血!

黑暗中,他仰面倒地,死活不知。

失去了主心骨,回纥众多首领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,想从朔方军的步兵阵型中突围。然而,李国贞这次发了狠,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。

别说步兵阵型密集还有刀盾兵挡路,就算偶尔有几个杀出重围的猛士,一身带伤的突出后,却发现早就有养精蓄锐的唐军轻骑,在一旁虎视眈眈等着他们。

这些人都是人手一支火把,蓄势待发。而且李国贞还在逃到黄河对岸的各个浮桥与渡口,安排了朔方军的锐卒守卫。

主打的,就是不留任何一个漏网之鱼!

盟誓碑前的杀戮在持续,而灵州城城头,李国贞与张齐丘看着盟誓碑前冲天的火光,脸上露出复杂而纠结的表情。

时而欣慰,时而遗憾,时而担忧,时而释然。

他们内心的想法很多,然而谁都没有下令让杀戮停下来。

“在圣人立下的盟誓碑前背信弃义,圣人一定很不高兴。”

张齐丘忍不住叹了口气,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
在这种事情上,他是吃过亏的。

若是没有当年杨玉环莫明溺亡那档事,他现在早就升官了,何苦一直当营田使呢?

那位长安圣人的心眼,可不是一般的小!

只不过,在张齐丘看来,大唐不仅仅是基哥一人的,也是朝廷的,是边军的。很多时候,国家利益要高于天子的利益。大唐的荣耀气象,关系到所有人。

特别是边境上的唐人。

收拾回纥人,本来就是箭在弦上,这次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。

“圣人一定会不高兴,但这样的事情,总要有人来做。

岂能因为圣人不高兴,就割大唐的肉,去喂养这些豺狼?

喂饱了他们,再让他们来咬我们?”

李国贞摇了摇头,显然心意甚为坚决。

狄夷禽兽而已,对他们要讲什么道义?

道义是跟人讲的,这是前提!

不一会,远处的火光渐渐小了,若有若无的喊杀声,也渐渐停了下来。

李国贞与张齐丘二人都不约而同松了口气。很多事情没做之前很紧张,做了以后,也就那样了。

每个人都会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。

很多时候,他们带着极为主观的认知。他们认为这些事情该做,于是就做了。哪怕这些事情看起来非常疯狂,让人无法理解。

正在这时,盔甲上沾满了干涸血迹的仆固怀恩,上前对李国贞抱拳行礼道:“节帅,回纥人已经全部清理了,无一人漏网。末将前来复命。”

他那张经年累月被风吹得皮肤粗糙的面庞,显得异常坚定。年纪虽然不大,看上去却异常老成。

这次设局对付回纥人,仆固怀恩是出了大力的,可谓是前前后后打满全场。

他的牺牲不小。

毕竟,仆固族,在铁勒九姓刚刚开始反抗突厥人的时候,仆固部和很多铁勒部族一起,与如今的回纥部结盟。是属于“大回纥”的一部分。

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,才分开的,关系很亲近。某种程度上说,仆固怀恩这次交上来的“投名状”,含金量十足。

当然了,回纥与“回纥”并不是一回事,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唐军之中不少回纥骑兵,但他们又不属于回纥,不听回纥叶护的号令。

此时此刻,仆固怀恩已然没有回头路可以走,只能跟着大唐,一条路走到黑了。

“做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